正人形第一
百会一穴,在头中心陷者中。灸七壮。主脑重鼻塞,头疼目眩,少心力,忘前失后,心神恍惚,及大人小儿脱肛等疾。
神庭一穴,在鼻柱上发际中。灸三壮。主登高而歌,弃衣而走,角弓反张,羊痫吐舌。
水沟一穴,在鼻柱下宛宛中。灸五壮。主消渴饮水无休,水气遍身肿,笑无时节,颠痫病,语不识尊卑,及口噤牙关不开也。
天突一穴,在项结喉下五分中央宛宛中。灸五壮。主咳逆气喘,暴哑不能言,身寒热颈肿,喉中鸣翕翕,胸中气哽哽也。
正人形第一图(图缺)
支沟二穴,在腕后三寸,两骨间陷者中。灸五壮。主热病汗不出,肩臂酸重,胁腋急痛,四肢不举,口噤不开,暴哑不能言也。
至阴二穴,在足小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宛宛中。灸三壮。主疟发寒热,头重心烦,目翳KT KT ,鼻塞不通,小便淋沥失精。
正人形第二
三里二穴,一名手三里,在曲池下二寸,按之肉起,兑肉之端。灸三壮。主肘臂酸痛,屈伸难。《秦承祖明堂》云∶主五劳虚乏,四肢羸瘦。
正人形第二图(图缺)
天池二穴,在乳后一寸着胁,直腋撅胁间。灸三壮。主寒热 疟,热病汗不出,胸满头痛,四肢不举,腋下肿,上气,胸中有声,喉鸣也。
章门二穴,在大横纹外,直脐季肋端,侧卧,屈上足,伸下足,举臂取之,灸七壮。
主肠鸣盈盈然,食饮不化,胁痛不得卧,烦热口干,不嗜食,胸胁支满,腰背肋间痛,不可转侧,身黄羸瘦,四肢怠倦,腹中膨胀,两胁积气如卵石也。
中渚二穴,在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者中。灸三壮。主目KT KT 无所见,肘臂酸痛,手五指不握尽痛也。
正人形第三
正人形第三图(图缺)
输府二穴,在旋机傍各二寸陷者中,仰而取之。灸三壮。主咳逆上气喘急,呕吐,不下食饮,胸中痛也。
胸乡二穴,在周荣下一寸六分陷者宛宛中。灸五壮。主胸胁支满,却引背痛,不得卧,转侧难也。
偏历二穴,在腕后三寸陷者中。灸五壮。主发寒热,疟久不愈,目视KT KT ,手不及头,臂膊肘腕酸痛难屈伸,及颠疾多言。
丰隆二穴,在外踝上八寸陷者中。灸七壮。主厥逆胸痛,气刺不可忍,腹中如刀,大小便难,四肢不收,身体倦怠,膝腿酸痛,屈伸难也。
昆仑二穴,在足外踝后跟骨上陷者中。灸三壮。主寒热癫疾,目KT KT ,鼻衄多涕,腰尻重,不欲起,俯仰难,恶闻人者,女子绝产也。
厉兑二穴,在足大指次指之端,去爪甲一韭叶。灸一壮,主尸厥如死,不知人,多睡善惊,面上浮肿也。
正人形第四
黄帝问岐伯曰∶凡人中风,半身不遂,如何灸之?岐伯答曰∶凡人未中风时,一两月前,或三五个月前,非时,足胫上忽发酸重顽痹,良久方解,此乃将中风之候也。便须急灸三里穴与绝骨穴,四处各三壮。后用葱、薄荷、桃、柳叶四味煎汤,淋洗灸疮,令驱逐风气于疮口中出也。
灸疮∶若春较,秋更灸;秋较,春更灸。常令两脚上有灸疮为妙。凡人不信此法,或饮食不节,酒色过度,忽中此风,言语謇涩,半身不遂,宜于七处一齐下火,各灸三壮。如风在左灸右,在右灸左。一、百会穴。二、耳前发际。三、肩井穴。四、风市穴。五、三里穴。六、绝骨穴。七、曲池穴。
上件七穴,神效极多,不能具录,根据法灸之,万无一失也。
正人形第四图(图缺)
正人形第五
紫宫一穴,在华盖下一寸陷者中,仰而取之。灸七壮。主饮食不下,呕逆烦心,上气吐血,及唾如白胶。
乳根二穴,在乳下一寸六分陷者中,仰而取之。灸五壮。主胸下满闷,臂肿及乳痛也。《华佗明堂》云∶主膈气不下食噎病。
正人形第五图(图缺)
少冲二穴,在手小指内廉之侧,去爪甲如韭叶。灸三壮。主烦心上气,卒心痛,悲恐畏人,善惊,手拳不得伸,掌中热痛也。《秦承祖明堂》云∶兼主惊痫,吐舌沫出也。千金、杨玄操同。
涌泉二穴,在脚心底宛宛中,白肉际,屈足卷趾得之。灸三壮。主心痛,不嗜食,妇不得践地也。
正人形第六
正人形第六图(图缺)
石门一穴,在脐下二寸陷者中。灸七壮。主腹大坚,气淋,小便黄,身寒热,咳逆上气,呕血,卒疝绕脐痛,贲豚气上冲,甄权云∶主妇人因产恶露不止也。
分水一穴,在下管下一寸陷者中。灸七壮。主水病腹肿,绕脐痛冲胸中,不得息。甄权云∶主水气浮肿鼓胀肠鸣,状如雷声,时上冲心。日灸七壮,四日罢。
华盖一穴,在璇玑下一寸陷者中,仰而取之。灸五壮。主胸胁支满,咳逆上气,喘不能言也。
正人形第七
正人形第七图(图缺)
上星一穴,在直鼻上入发际一寸陷者中。灸七壮。主头风目眩,鼻塞不闻香臭。
膻中一穴,在两乳间陷者中。灸五壮,主胸膈满闷,咳嗽气短,喉中鸣,妇人奶脉滞,无汗,下灸立愈。岐伯云∶积气干噎。
巨阙一穴,在鸠尾穴下一寸陷者中。灸七壮。主心痛不可忍,呕血烦心,膈中不利,胸胁支满,霍乱吐痢不止,困顿不知人。
间使二穴,在掌后三寸两筋间陷者中。灸七壮。主卒狂惊悸,臂中肿痛,屈伸难。岐伯云∶主鬼神邪也。
太冲二穴,在足大趾本节后二寸,骨罅间陷者中。灸五壮。主卒疝,小腹痛,小便不利如淋状,及月水不通。
正人形第八
青灵二穴,在肘上三寸,伸肘举臂取之。灸三壮。主肩不举,不能带衣。
不容二穴,在上管两旁各一寸。灸三壮。主腹内弦急,不得食,腹痛如刀刺,两胁积气彭彭然。
五枢二穴,在带脉下二寸,水道傍一寸半陷者中。灸三壮。主阴疝,小腹痛,及膀胱气攻两胁也。
复留二穴,在足内踝上二寸,动脉中陷者是。灸七壮。主腰疼痛引脊内,痛不可俯仰。善怒多言,足痿不收履,胫寒不自温,腹中雷鸣,兼治腹鼓胀,四肢肿,十水病,女子赤白漏下,五淋,小便如散灰也。
大都二脉,在足大趾本节后陷者中。灸三壮。主热病汗不出,手足逆冷,腹满善呕吐,目眩烦心,四肢肿病。
正人形第八图(图缺)
妇人怀孕,不论月数,及生产后未满百日,不宜灸之。若绝子,灸脐下二寸三寸间动脉中三壮。
正人形第九
通里二穴,在腕后一寸陷者中。灸七壮。主头目眩痛,悲恐畏人,肘腕酸重,及
阴都二穴,在通谷下一寸陷者中。灸三壮。主身寒热, 疟,病心恍惚也。
正人形第九图(图缺)
石关二穴,在阴都下一寸宛宛中。灸三壮。主多唾呕沫,大便难,妇人无子,脏有恶血,腹厥痛,绞刺不可忍者。
带脉二穴,在季肋下一寸八分陷者宛宛中。灸七壮。主妇人腹坚痛,月水不通,带下赤白,两胁下气,转运背痛不可忍也。
正人形第十
中二穴,在输府下一寸陷者中,仰而取之。灸三壮。主咳嗽上喘,不能食也。
正人形第十图(图缺)
气冲二穴,在归来下一寸,鼠鼷上一寸动脉宛宛中。灸五壮。主腹有大气,腹胀脐下坚, 疝阴肿,亦主妇人月水不通,无子。
三里二穴,在膝下三寸, 骨外,大筋内,筋骨之间陷者宛宛中。灸三壮。主脏腹久积冷气,心腹胀满,胃气不足,闻食臭,肠鸣腹痛,秦承祖云∶诸病皆治,食气暑气,蛊毒癖,四肢肿满,腿膝酸痛,目不明。华佗云∶亦主五劳羸瘦,七伤虚乏,大小人热,皆调三里。《外台明堂》云∶凡人年三十以上,若不灸三里,令气上眼暗,所以三里下气。
悬钟二穴,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脉中。灸三壮。主心腹胀满,胃中热,不嗜食,膝胫连腰痛,筋挛急,足不收履,坐不能起。
《张文仲灸经》∶疗病卒心痛不可忍,吐冷酸绿水,及元脏气。灸足大趾次趾内横纹中,各灸一壮,炷如小麦大,下火立愈。
正人形第十一
正人形第十一图(图缺)
禾聊二穴,在鼻孔下侠水沟旁五分。灸三壮。主鼻窒口癖,清涕出不可止,鼻衄有疮,口不可开,及尸厥也。
天井二穴,在肘外大骨之后一寸两筋间陷者中,屈肘得之。灸五壮。主肘痛引肩,不可屈伸,颈项及肩背痛,臂痿不仁,惊悸悲伤,痫病羊鸣吐舌也。
承满二穴,在不容下一寸陷者中。灸三壮。主肠鸣腹胀,上喘气逆,及膈气唾血
商阳二穴,在手大指次指内侧,去爪甲如韭叶。灸三壮。主胸膈气满,喘急,耳鸣聋,疟病口干,热病汗不出也。
孔最二穴,在腕上七寸陷者宛宛中,灸三壮。主热病汗不出,肘臂厥痛,屈伸难,手不及头,不握也。
《黄帝灸法》∶疗中风,眼戴上及不能语者,灸第二椎并第五椎上,各七壮,齐下火炷如半枣核大,立瘥。
正人形第十二
肩聊二穴,在肩 上,举肩取之陷者中。灸五壮。主肩重不举,臂痛也。
食窦二穴,在天溪下一寸六分陷者中,举臂取之。灸五壮。主胸胁支满,膈间鸣,陆陆常有声。
通谷二穴,在幽门下一寸陷者中,灸三壮,主失欠,口 及呕,暴哑不能言也。
侠溪二穴,在足小趾歧骨间本节前陷者中,足少阳脉之所流也。灸三壮。主耳鸣
正人形第十二图(图缺)
华佗疗男子卒疝,阴卵偏大,取患人足大趾,去甲五分,内侧白肉际,灸三壮,炷如半枣核大。患左取右,患右取左。
正人形第十三
正人形第十三图(图缺)
三阳络二穴,在肘前五寸外廉陷者中,支沟上一寸,灸五壮。主嗜卧,身不欲动,卒聋暴哑,及齿痛。
胁堂二穴,在腋下二骨间陷者中,举腋取之,灸五壮。主胸胁气满,噫哕喘逆,目黄,远视KT KT 。
天地二穴,在腋下三寸陷者中,灸三壮。主上气咳嗽,胸中气满,喉中鸣,四肢不举,腋下肿也。
日月二穴,在期门下五分陷者中,灸五壮。主善悲不乐,欲走多睡,言语不正,及四肢不收。
地机二穴,在膝内侧转骨下陷者中,伸足取之,灸三壮。主腰痛不可俯仰,足痹痛,屈伸难也。
三阴交二穴,在内踝上三寸陷者中,灸三壮。主膝内廉痛,小便不利,身重足痿,不能行也。
正人形第十四
会二穴,在臂前廉去肩头三寸宛宛中,灸七壮。主瘿及臂气肿也。
正人形第十四图(图缺)
外关二穴,在腕后二寸陷者宛宛中,灸三壮。主肘腕酸重,屈伸难,手十指尽痛不得握,兼主耳 浑浑,聋无所闻也。
幽门二穴,在巨阙旁各一寸半陷者中,灸五壮。主善吐,食饮不下,兼唾多吐涎,干哕,呕沫,泄有脓血也。
二间二穴,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前陷者中,灸三壮。主喉痹咽肿,多卧喜睡,鼻鼽,及口眼斜。
中冲二穴,在手中指之端,去爪甲如韭叶陷者中,灸一壮。主热病烦心,心闷而汗不出,身热如火,头痛如破,烦满,舌本痛。秦承祖云∶兼主神气不足,失志也。
正人形第十五
正人形第十五图(图缺)
上管一穴,在巨阙下一寸,灸三壮。主呕吐,食饮不下,腹胀气满,心忪惊悸,时吐呕血,肠 刺痛,痰多吐涎也。
中极一穴,在脐下四寸陷者中,灸五壮。主尸厥不知人,冷气积聚,时上冲心,饥不能食,小腹痛,积聚坚如石,小便不利,失精绝子,面 也。
阴包二穴,在膝上四寸陷者中,灸七壮。主腰痛连小腹肿,小便不利,及月水不
正人形第十六
攒竹二穴,在眉头陷者中,灸一壮。主头目风眩,眉头痛,鼻鼽衄,目KT KT 无远见,但是尸厥,癫狂病,神邪鬼魅,皆主之。
中庭一穴,在膻中下一寸宛宛中。灸三壮。主食饮不下,呕逆,食下还出也。
关元一穴,在脐下三寸陷者中。灸五壮。主贲豚,寒气入小腹,时欲呕,溺血,便黄,腹泄不止,卒疝,小腹痛,转胞,不得小便。岐伯云∶但是积冷虚乏病皆宜灸之。
正人形第十六图(图缺)
太泉二穴,在手中掌后横纹头陷者中。灸五壮。主胸中气满,不得卧,肺胀满膨膨然,目中白翳,掌中热,胃气上逆,唾血及狂言,肘中痛。
交信二穴,在内踝上二寸后廉筋间陷者中。灸三壮。主气淋,卒疝,大小便难,及膝胫内廉痛也。
太溪二穴,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中。灸三壮。主 疟咳逆,烦心不得卧,小便黄,足胫寒,唾血及鼻衄不止也。
正人形第十七
囟会一穴,在上星后一寸陷者中。灸三壮,主头目眩,头皮肿生白屑,兼主面赤
璇玑一穴,在天突下一寸陷者中,仰头取之。灸三壮。主胸胁支满,咳逆上喘,喉中鸣也。
鸠尾一穴,在蔽骨下五分陷者中。灸三壮。主心惊悸,神气耗散,癫痫病狂,歌不择言也。
气海一穴,在脐下一寸五分宛宛中。灸七壮。主冷病,面黑,肌体羸瘦,四肢力弱,小腹气积聚,贲豚腹坚,脱阳欲死,不知人,五脏气逆上攻也。
正人形第十七图(图缺)
张文仲救妇人横产,先手出,诸般符药不捷,灸右脚小趾尖头三壮,炷如小麦大,下火
正人形第十八
正人形第十八图(图缺)
前顶一穴,在囟会后一寸,直鼻中央陷者中。灸三壮。主头风目眩,头皮肿,小儿惊痫病也。
耳门二穴,在耳前起肉当缺陷者中。主耳有脓,及底耳 耳,耳痛鸣聋,并齿龋禁,不宜灸,有病不过三壮也。
少商二穴,在手大指内侧,去爪甲如韭叶陷者中。灸三壮。主疟寒热,烦心善哕,唾沫唇干,呕吐不下食,肠胀腹满,微喘,心下膨膨然。
少海二穴,在肘大骨外,去肘端五分陷者中,屈肘乃得之。灸五壮。主四肢不举,癫痫吐舌,沫出羊鸣也。
交仪二穴,在内踝上五寸陷者中。灸五壮。主卒疝,小腹痛,小便不利,及妇人漏下赤白,月水不调。
解溪二穴,在系鞋处陷者中。灸三壮。主上气喘息,咳嗽急,腹中积气上下行,及目生白翳也。
正人形第十九
尺泽二穴,在肘中约上两筋动脉中。甄权云∶在臂屈伸横纹中,筋骨罅陷者中,不宜灸。主癫病不可向,手臂不得上头。
天枢二穴,夹脐两傍各二寸陷者中。灸五壮。主久积冷气,绕脐切痛,时上冲心,女子漏下赤白,及肚大坚,食不化,面色苍苍也。
曲骨一穴,在横骨上,中极下一寸,其毛际陷者中。灸七壮。主五淋,小便黄,水病胀满,妇人带下赤白,恶合阴阳,小便闭涩不通,但是虚乏冷极者,皆宜灸之。
阳陵泉二穴,在膝下一寸外廉陷者中,灸一壮。主膝股内外廉痛不仁,屈伸难,及喉中鸣,惊恐如人将捕之。
正人形第十九图(图缺)
丘墟二穴,在外踝如前,去临泣三寸。灸三壮。主胸胁痛,善太息,胸满膨膨然,足腕不收,足胫偏细。
正人形第二十
正人形第二十图(图缺)
率谷二穴,在耳上入发际一寸五分,陷者宛宛中,嚼而取之。灸三壮。主醉后酒风发,头重,皮肤肿,两角眩痛也。
中府二穴,在云门下一寸六分,乳上三肋间,动脉应手。灸五壮。主肺急,胸中满,喘逆,唾浊,善噎,皮肤痛也。
养老二穴,在手太阳踝骨上一穴,后一寸陷者中。灸三壮。主肩欲折,臂如拔,手不能自上下也。
张文仲传《神仙灸法》∶疗腰重痛,不可转侧,起坐难,及冷痹,脚筋挛急不可屈伸。
灸曲 两文头,左右脚四处,各三壮。每灸一脚,二火齐下,艾炷才烧到肉,初觉痛,便用两人两边齐吹至火灭。午时着灸,至人定已来,自行动脏腑一两回,或脏腑转动如雷声,其疾立愈。此法神效,卒不可量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