岐黄书院正式开展“祝由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”的相关研究工作,探索一个被忽视的古中医心理学领域,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。岐黄书院祝由医学技术源自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之传承,我们以科学精神为指导,小心求证,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,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,期望其可以成为中医领域的有益补充。
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,繁盛于西方,目前中国的心理学其实更应该称为西方心理学,19世纪末,心理学才在西方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,20世纪初中期传我国。而祝由术在早期就是具有中华传统特色的心理疗法,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人类的健康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。但随着西医在国内的崛起和中医的逐渐没落,祝由术这一心理学科也隐藏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,只有在民间还偶有流传,很多时候与封建迷信的一些糟粕混在一起,让大部分人无从分辨。
祝由术最早可以上溯到上古三皇五帝时期,同期的中医经典《黄帝内经》就曾提及:“黄帝曰:余闻古之治病,惟其移精变气,可祝由而已。”熟读《黄帝内经》的学者应该知道,此书通篇不言鬼神邪祟,认为“因知百病之胜,先知百病之所从”是祝由取效的原因,唐代医家王冰的注文称“祝说病由,不劳针石而已”,祝由术在古代一直处于中医体系之内。
祝由二字,意义颇深。祝,有祝福、祷祝、祝愿之意,由,是讲诉说病之来由,使病人知之,不可再犯。这完全是一个心理疗愈的过程,通过认知、情绪、思维等环节的疏导,以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。祝由术和心理学异曲同工,但产生的时间却远远早于西方心理 学。自古历代中医体系都有祝由一科,作为中医体系的补充,唐·王焘《外台秘要》收载“祝由科”,说明最迟在唐代,祝由已成为中医体系独立一科,例如明代太医院设医术十三科:“曰大方脉,曰妇人,曰伤寒,曰疮疡,曰针灸,曰眼,曰口齿,曰咽喉,曰接骨,曰金镞,曰按摩,曰祝由”。可见祝由之术存在之久远。
《左传·成公·成公十三年》云: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。而古人认为人身之大事,也离不开祀。祀者,有敬天法祖之意。古之祝由术,加入了祷祝仪式的部分,通过固定的仪式来祈祷先贤的护佑,进而进行心理的疏导。随着病人情绪的变化身体的防御机能便被充分的诱发出来,这可能就是《内经》所说的移精变气,与此同时,因生病而产生的忧郁、恐惧心理也在不知不觉间得到了排解。当然作为中医的一门辅助学科,在病人疗愈的过程中,还要运用多种中医治疗手段。
在如今,心理领域的疾病已经成为人民身心健康的大敌,并发展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。根据“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,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”的重要指示要求,如何尝试利用传统祝由术这种古老的心理疗愈方法来进行社会实践,为广大群众带来更大的福祉,这个过程还需要更多专家和中医医者的努力。同时,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平台查询,延安市、鹰潭市等多地已经将祝由术纳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,可见其在心理健康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已渐渐被更多的人们所认可。
注:古中医祝由体验可联系,静山道人 daoyijingshan(微信号)。